其实巧克力囊肿、子宫肌腺症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了解症状及饮食原则!
你有月经不规律、失调的情形吗? 每当月经来都会有严重经痛、或是经血量大的状况吗? 那你可能要小心,必要时去就医检查自己是否罹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喔! 一起来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饮食上的注意事项吧。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什么?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在台湾,一般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1-5%,发病高峰期在24-29岁之间。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征是覆盖在子宫内侧的内膜组织生长于正常位置外,最常见的是异位到卵巢,形成所谓的巧克力囊肿,也会异位到输卵管和卵巢周围的组织,像是骨盆腔、腹膜等,而当内膜组织跑到子宫肌肉层则是子宫肌腺症。
为什么会发生子宫内膜异位?
根据研究,子宫内膜组织逆流至其他部位为子宫内膜异位的主要理论,月经逆流是指在月经来潮、子宫收缩时,虽然大部分的经血会由阴道排出,但当子宫与输卵管连接住处的张力改变时,有部分经血中的内膜组织碎片会经过输卵管逆流至卵巢或腹膜腔中,并黏附在其他组织上生长。
其实,在月经期间会有或多或少经血逆流的情形,但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发展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些人却不会呢? 有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异位与免疫系统有关。
正常来说,当内膜组织跑到不正常的位置时,会被身体的免疫系统视为异物而攻击、清除,当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无法有效辨识异位组织为异物时,就有机会让子宫内膜组织在不正确的位置生长,进展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与症状
(a)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症状
主要症状为经痛、月经期大量出血、月经失调、慢性骨盆腔疼痛、时疼痛、卵巢囊肿以及不孕症。症状与异位发生的部位有关,例如:影响膀胱会造成频尿或经期间血尿、影响直肠则可能会在经期间容易有便意感或血便的情形、影响卵巢或输卵管则可能会造成难以受孕甚至不孕。
(b) 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
在诊断上通常有3项是必须的检查:月经周期情形、内诊和肛诊,来初步进行诊断。 但要确定诊断的话,腹腔镜检查或组织切片则是必备的条件。
比较特别的是,在腹腔镜检查中不一定能发现深层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所以有时又会加用超音波、磁振造影术等方式诊断深层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另外,在每个月月经快来时测定血液中的CA125值,也有助于深层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有手术和药物治疗,药物方面主要是止痛药、非固醇类抗发炎药以及荷尔蒙疗法使用的促性腺释放鸡素类似物及雄性素等。 手术方面则是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组织。 无论是药物或手术治疗,于治疗后须定期回诊追踪后续状况。
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7个风险因子
符合以下几点者,罹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较高:
- 遗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
- 月经初潮早
- 经血量多
- 月经周期短
- 经期时
- 严重经痛
- 不健康饮食

子宫内膜异位症饮食注意事项
有鉴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因子中包含了不健康的饮食,且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后的复发率很高,因此罹患子宫内膜异物症或是治疗过后,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宜擅自食用中药补品
若有食用四物汤、四君子汤、中将汤、十全大补汤等中药补品,一定要先询问过中医师,让中医师评估体质后开立适合的药方,切勿自行购买市面上现成的中药饮品,以免不当食用加重病情。2. 避免食用过量含雌激素的食物
过量雌激素会助长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像是山药、黄豆及其制品、大豆异黄酮等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食物,不可过量食用,以免影响体内雌激素的平衡。3. 避免过量食用红肉及避免食用反式脂肪
研究显示反式脂肪及过量红肉会增加罹患子宫内膜异位的风险,因此平常饮食中应避免食用反式脂肪,肉类的摄取可将红肉(牛肉、羊肉、猪肉)比例减少,白肉(鱼肉、鸡肉)比例增加。4. 多吃蔬菜水果
先前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其血液中的发炎因子及氧化压力较未罹患者高。 而蔬菜水果内含许多抗氧化植化素与维生素,可清除体内的有害自由基,降低氧化压力及发炎反应。 许多植化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证实,某些植化素可减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进程,像是:姜黄素、白藜芦醇、芹菜素、儿茶素、异甘草素等。5. 适当补充ω-3不饱和脂肪酸
ω-3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细胞功能、免疫反应与抗发炎等功效,可降低体内的发炎反应。 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为白肉鱼的肝脏(鳕鱼、比目鱼等)、脂肪含量高的鱼肉(鲭鱼、鲑鱼、鲑鱼)、坚果种子类、植物油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率很高,因此治疗后平常需维持良好生活习惯以及遵守饮食原则,并定期回诊追踪身体状况,才能将病情控制稳定,减少影响生育的机率。
引用数据 :